百家题字征集活动开展以来,不仅获得了南京书法界大力支持,亦不乏来自神州其他地区的书法家,其中来自河北的书家王书通引起了我们特别的好奇,因为他写的字叫做“小爨”书体。
“小爨”又称“南滇小爨”,传闻来自《爨宝子碑》中。该碑文,字多别体。后人多有考释。书体是带有明显隶意的楷书体。碑中一部分横画仍保留了隶书的波挑,但结体却方整而近于楷书。是云南边陲少数民族的首领受汉文化的熏陶,仿效汉制而创新的书型。
对于该种字体,前贤有论:用笔以方笔为主,端重古朴,拙中有巧。看似呆笨,却飞动之势常现,古气盎然。李根源说该碑“下笔钢健如铁,姿媚如神女”;康有为称其书法“朴厚古茂,奇姿百出”。 康有为在《广艺舟双楫》中评此碑为“端朴若古佛之容”是很恰当的。
这种字体石刻出来的效果,便是我国
雕塑艺术的传统工艺,书和石刻的结合,彰显着雕刻技艺的形式丰富,表现张力强。为我们研究和弘扬中国雕刻提供了千年之前的宝贵经验。
而王书通老师可以将当今常用的二三千字,随意书写。都是这种字体的风格!王老师对该字体的领悟已近大境。如下:
欢迎更多书者给我们投稿,让我们多多认识你~